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金融业能为地球做什么?

郭沛源 郭沛源说ESG
2024-08-25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23年,全球主题聚焦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塑战速决#),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些年来,各行各业的环保意识已经有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制造业等实体行业。本文简要来谈谈金融业能为地球做什么?




   金融与环保    




金融与环保的关系问题,是我当年博士论文的题目,因此可以直接引述博士论文的内容来解释。


「金融投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即金融机构直接投资环保产业,参与污染治理,保护环境;间接影响,即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入到其他实业中去,通过实业经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郭沛源,金融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


从上图可以看出,金融投资的环境效应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资本流向的行业结构。如果资本流向重污染行业,自然会产生严重污染,对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资本流向轻污染行业,那么负面影响就要小得多;如果资本流向无污染行业,那么金融投资对可持续发展不但不会形成负面的间接影响,还可能带来积极作用。我们形象地把上图所描述的现象称为“水管现象”。顾名思义,水代表的是资本,水管代表的是资金流通渠道。水管将水注入特定行业,就会产生出特定效果,流出来的水可能是墨黑的,也可能是暗黑的,也可能是无色的,甚至是绿色的。水流到哪里,流多少,效果如何,全取决于水管的导向作用。这一理论形象地反映了金融市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数十年前,国际社会已经关注到这个问题。因此,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署就联手全球知名金融机构成立了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UNEP FI),总部设在日内瓦。历经30年,UNEP FI先后发起了负责任投资原则(PRI,2006)、可持续保险原则(PSI,2012)、负责任银行原则(PRB,2019),产生巨大行业影响。目前我还担任UNEP FI中国顾问,协助UNEP FI推动各项原则在中国的落地,最近还组织了一次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座谈会(详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金融座谈会成功举办。5月底,UNEP FI在韩国首尔召开亚太地区圆桌峰会,江苏银行和兴证全球基金作为国内金融机构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详情:江苏银行受邀参加UNEP FI圆桌峰会 共商可持续金融亚太模式 | 这个全球投资机遇,我们从联合国带回了新消息)。


2015年,联合国环境署还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一个关于金融与环保的更宏大的叙事框架《我们需要的金融系统》,主张:金融系统不仅必须健全稳定,还必须在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保持可持续性。因此,为实现我们所期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对金融系统进行重新组合。


这份报告认为,我们当前的全球金融系统是这样的(下图),是不持续的。



UNEP Inquiry,  我们需要的金融系统, 2015


我们应该有的金融系统是这样的(下图),这样才是可持续的。这个可持续不仅是对富国的可持续,也是对全球系统的可持续;不仅是对经济的可持续,也是对环境的可持续。


UNEP Inquiry,  我们需要的金融系统, 2015


这一叙事逻辑对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产生重要影响。2016年多国签署《巴黎协定》,促进了这一思想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落地。2019年,由多国央行组成的央行间绿色金融网络(NGFS)就直接指出,气候风险可能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呼吁各国央行积极应对气候风险。目前也有多个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和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气候信息,背后逻辑也是如此




   与金融业务融合    




理解了金融与环保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发力、助力环保,而不是仅仅做做表面文章。


这时候,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就是要结合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对非金融专业人士来说,金融机构貌似都一样,即提供资金融通的服务;实则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差异甚大,银行、保险、基金、证券、信托…不同子行业要做的事情是挺不一样的。


对商业银行来说,最核心的业务是信贷业务。因此,银行要做绿色金融,首先要把环境因素纳入到信贷业务的考量中。具体地说,是两个方面。一是识别、评估和管理贷款项目的环境风险,大家经常会听到的“赤道原则”主要是做这个用途的(针对规模较大的项目融资);二是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信贷投放,这方面监管机构有绿色信贷的分类统计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商业银行就可以识别出哪些贷款可以算做绿色贷款。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有债券、租赁、理财等业务。因此,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也应该扩大到这些领域。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里面已经提出了“大绿色金融业务”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绿色贷款、绿色证券、绿色股权投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理财等。前几天,上海农商行发布《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里面就按照这几个类别给出了详细的统计数据。



详情:一图读懂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我们还可以逐个行业继续分析,本文暂时就不展开了。但从银行业务分析可以看到,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是要考虑多中业务类型的;但现实中,金融机构很难一下子就铺开,往往会从核心业务开始入手,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渐次展开。


最近看到的一个例子,是泰康保险。2022年,泰康保险发布《负责任投资政策指引》,先以保险资金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切入点,制定了重点关注行业的ESG指标和限额标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泰康保险又发布《负责任投资政策声明》,宣布覆盖全资产类别;根据不同资产类别的特点,其适用的ESG投资方法也有所不同。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比较稳妥的。

详情:全资产类别覆盖!泰康完善ESG投资框架




   首席可持续发展官    




与20年前相比,中国的绿色金融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很多。还是以绿色信贷为例,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作为对照,2012年,余额是6.14万亿元,同比增长是16.9%;2002年,还没有绿色信贷的说法。


这些年,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机构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各类倡议:100多家金融机构签署了PRI、22家银行签署了PRB、4家保险机构签署了PSI。中国金融行业这些成就是有目共睹、令人欣喜的。


在此背景下,很多金融机构都在通过多业务条线参与到绿色金融当中。以前,在金融机构中搞绿色金融都是冷门职能;现在不一样了,很多部门都愿意支持、参与甚至牵头绿色金融的职能。这是个好现象,但也产生新问题:如何加强上层协调、减少内部摩擦、对外形成合力?


参照国外的经验,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解决办法是设立董事会直属专门委员会及任命首席可持续发展官(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 CSO),委员会行使决策职能,CSO行使执行和协调职能。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绿色金融只是部门KPI的一点点,一忙起来就顾不上;一个事情这个部门想做,另一个部门也想做,又或者一个事情这个部门不想做,另一个部门也不想做;一项绿色金融的工作要协调多个部门,同级直接很难跨部门协调,特别是分属不同副行长(副总经理)的时候……


CSO的KPI完全都是和绿色金融相关,因此激励约束更为直接;同时,因为CSO有董事会或董事会下属专门委员会的授权,可以有效协调各部门职能,对内提升效率、对外形成合力。这样的做法,在国外的大型金融机构已逐渐多见,在国内的金融机构还没有见到。希望不久将来就有国内金融机构来“第一个吃螃蟹”。


相关历史文章

一文读懂联合国绿色金融史 | 周评

安南的CSR遗产:万家企业与80万亿资产的可持续发展 | 周评

都来讲讲"大白式"的绿色金融 | 周评

金融行业正成为地球日主角 | 周评

金融行业推进双碳目标已成燎原之势 | 周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郭沛源说ESG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